2007年8月28日 星期二

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 - 貝姆與維也納愛樂

貝姆與維也納愛樂合作的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1970年代初期的錄音室版本。我不想如過去般介紹歌頌這曲子,不想提到常用於這版本演奏和指揮的形容詞,也不打算和其他演出版本做比較。
所以,這不是音樂評論更非版本介紹,我只想寫點什麼,有關那第五樂章。當按下撥放鍵,跳到第五樂章,旋律從耳機振膜流入耳內進入大腦神經,總感覺那溫暖滄桑汨汨自心底湧出,有些溫暖愉悅,有些哀傷絕望,有些熾熱激烈,有些孤獨傷感,輪番地翻騰升起,流經那些傷疤,滑過這些歡樂。不願說泫然欲泣,不願說溫熱幸福,我寧願說,人生的這些春、夏、秋、冬似乎就這樣地來回盪漾,直到最後一個音符消褪。
或許,這就是我為何最喜歡這曲子的原因也不一定。

2007年8月11日 星期六

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 - 華爾特與哥倫比亞交響樂團

華爾特,長年漂泊異鄉的指揮大師,與哥倫比亞交響樂團合作的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是不少評論中的桂冠版本。在華爾特詮釋下,整首曲子飄逸順暢精準,豐美卻不過份濃郁,滿溢呼之欲出的詩意雅致。而SONY BMG此版整體錄音效果,似乎較舊郵報版更加乾淨清晰,也讓我想到華爾特新郵版舒伯特第九號交響曲,那錄音處理效果讓人不禁為大師叫屈。
前三樂章,猶如微風吹拂清爽午後,信步漫遊於鄉間小徑上,隨處盡是優美開闊,洋溢豐沛生命力,令人不禁自內心誠摯喜愛這一切。隨之,午後驟雨倏乎襲來,狂亂、迅速、緊繃,猛烈撲撃而來。待雨過天晴已近傍晚,昏黃夕照下,晚風清爽餘暉微熱,心中有種溫熱緩緩升起。
華爾特的貝多芬第六號「田園」交響曲,洋溢著飄逸隨興和天真爛漫,不是隨性妄為更非恣意濫情,那是種年輕的詩意,充滿對萬物的熱愛。只要是心中那年少心境仍存的人,或許,都會為華爾特這首貝多芬「田園」交響曲深深觸動。

2007年8月9日 星期四

西貝流士第三號交響曲 - 柯林戴維斯 LSO LIVE版

西貝流士第三號交響曲,又稱「英國交響曲」,在西貝流士七首交響曲中名氣不大,但卻為他交響曲曲風轉變的關鍵,也是個人最喜歡的一曲。柯林戴維斯爵士與LSO第二次合作演奏會現場收音的西貝流士第三、第七號交響曲,整張CD仍維持其慣有淡雅平穩的風格,若與其前一次錄音版本相比,能感受他經歷歲月洗鍊後更內斂細膩的轉變。
CD中第三號交響曲,旋律清晰流暢,三個樂章節奏不慍不火,聲部間優美協調,演出冷靜平穩,不討好取巧。特別,第二樂章那午夜華爾茲,略微陰鬱、敏感和浪漫,卻不耽溺放縱,弦樂與木管對話動人,個人私以為聽過幾個版本中,這版第二樂章最是引人動容遐想。而同CD中的第七號交響曲也相當值得一聽。
許多人談起西貝流士總把愛國和北歐風景串聯一起,這或是他某些作品內涵,但不應視為全部。如果,交響曲在其眼中是精簡隱晦、嚴謹具邏輯性的內在溝通,那火熱澎湃的手法是否矇蔽眾人感官,忽略深入其真意而不自知。是否我們都忽略作曲者生活經驗和個性,導致對作品的誤解或過當期待,這一直是個人思考反省的一點。

2007年8月7日 星期二

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 - 鄧許泰特與北德廣播交響樂團

最近拿到一張鄧許泰特的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現場演出的CDR盤,這是目前聽過最喜歡的版本,說的難聽些,因為整曲一口氣聽畢依然精神奕奕。想起,第一張買的某知名指揮家的馬勒二號、四號交響曲雙CD版,讓我好一陣子對馬勒提不起任何興趣,腦中揮之不去是它與瞌睡蟲的連結,無奈地將這中價版CD束之高閣,因為我無法抵擋這版本的「催眠」魔力。
鄧許泰特這張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從第一樂章鋪陳開始每個音符散發著動人音色,讓人不禁為其所吸引,帶領著聽者悠遊其中。「復活」這首曲子,從埋葬、寧靜、驚醒、期望至復活幾個主題,瀰漫馬勒對生死及宗教的看法。
個人私以為鄧許泰特的演繹,讓這首曲子染上一抹溫暖熱力,洋溢對生命的熱愛。即便死亡總是冷酷恐懼,卻也開啟通往永生寧靜的門扉,死亡或許非我輩理解的意識結束,而是邁向尚未知曉的境界起點,如此死亡猶如另種新生,而非真正的結束,毋需哀傷而去懷抱希望。或許,這是鄧許泰特當時對這曲子的一種體認。


備註:這邊借用鄧許泰特與倫敦愛樂合作,在EMI發行的馬勒第二號交響曲的錄音CD封面。

2007年8月5日 星期日

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 - 貝姆與維也納愛樂交響樂團

日劇「交響情人夢」中出現次數頻繁的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也許不少觀看此劇為激昂熱烈的節奏所吸引,而這次想介紹稍微不同的第七號交響曲版本。
貝姆和維也納愛樂交響樂團的貝多芬交響曲一般認為歸類為端莊典雅,相較不少指揮那熱情澎湃的貝多芬交響曲口味顯然清淡許多,但細膩、優雅的詮釋手法也可說是其特色。
而這首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就是一個明顯例子,偏慢的節奏,細緻的旋律線,和常見熱力四射的演出相比,聽起來暢快淋漓度顯然明顯不足,但卻能清楚感受到每個精心營造的音符和情境,乾淨、清晰而迷人。
少了活潑躍動的第七號不因此遜色,卻展現另種從容、自信和精細卻毫不遲滯的順暢節奏,一開始或為這節奏訝異,但很快地為其中秀麗光景吸引不再質疑,甚至被其說服沉浸。這或許是貝姆的魅力,你或許為其速度和力道感到遲疑,但他總使人不自覺沉迷在其營造氣氛中而不自知。

2007年8月3日 星期五

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 - 夏伊與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

夏伊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與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合作為DECCA錄製的四首布拉姆斯交響曲,現在市面常見的是盒裝低價版本,收錄四首交響曲與大學慶典序曲,最早發行的四張單片高價版中收錄荀白克等曲子就未收錄其中,其實相當可惜。這套絕版高價版,雖整體錄音演繹都相當不錯,不過在台灣販賣情況不甚理想,部份店家會有存貨,不過得費心找找特別第一、四號已不易見到。
夏伊的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樂曲的詮釋到樂團的演奏都相當出色,音色飽滿穩重、節奏掌握也相當得宜,從開始沉重到最後充滿躍動的欣喜都清晰順暢地隨著旋律線流動溢出。附錄的大學慶典序曲洋溢著喧騰熱鬧氣息,彷彿記憶中大學校慶那樣青春繽紛。而最讓人難相信的是這出自一位當時尚未40歲的指揮之手,與其他大師的布拉姆斯交響曲相比,或許不最出色但也絲毫不遜色許多。
最近,日劇「交響情人夢」也有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的出現,如果對這曲目有興趣,夏伊的這張錄音也是個不錯的選擇。